团学要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团学要闻  >  正文
“汉绣传承”志愿服务队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金奖
发布时间:2022-11-30 作者:郭泰辰 浏览次数:


“汉绣让乡村壮有所长,老有所依,小有所乐,恢复传统文化的馨香,更让汉绣后继有人、文脉永续,绣出了乡村的新希望!”2022年11月12日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全国赛文化传播与旅游组最终答辩现场,来自服装学院服设(中日)12001班的刘文卓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发言并展示了乡村新希望的畅想,赢得了现场评委的高度评价。经过激烈的角逐,武汉纺织大学“汉绣传承”志愿服务队“绣传中国-汉绣’绣出乡村新希望”项目喜获国赛金奖。

2022年6月初,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非遗社团从200多个会员中选拔出14名成员,用时一个多月精心筹备,先后深入革命老区姚家山村,开展专题讲座,教授当地绣娘,建设汉绣工坊,开发了一批批精美的产品,利用直播让创新的汉绣产品走进都市家庭,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带动就业,让深埋在乡村的“汉绣”成为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金饽饽”。

     

(汉绣直播现场)

十四年来,无数名纺大服装学子,在指导老师叶洪光教授和郎丽老师的指导下,用他们的智慧、汗水和勇气,带着对“汉绣”文化传承、发展的执着,在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的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道路。

初心不变,传承“汉绣”手艺

“在黄陂姚家山村,原本三十人的培训班却来了四、五十人,阿姨们看到纺大汉绣作品时的激动与期待让我至今难忘。他们文化程度不搞、收入水平低、托老带小、生活压力大,但是却对汉绣有着浓厚的兴趣,反复欣赏我们带过去的作品,拉着同学们的手一个个的问是什么针法,怎么去做……”在回忆当时实践队员进入黄陂姚家山村开展手艺传承实践活动的时光,来自服设(中日)班的冯娴颖依然记忆犹新。

姚家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为黄陂北部门户,山林环绕,人多地薄。1941-1946年,新四军五师司政两部常设在此,也是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曾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昔日的革命热土,如今在不断寻找蜕变之路,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兴起,在实现乡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曾经的红色堡垒变得更富有活力和风采。

2022年7月2日,志愿服务队一行来到黄陂姚家山村,开始了调研走访活动。队员们找到汉绣传承人王燕老师,一同来到村支书姚海军、妇联主任刘艳霞进行座谈,了解并进行了汉绣手工艺经济的探讨。经过前期的调研,队员们一致决定,开展“六个一”活动,开设一次讲座,教授一批绣娘,建设一个工坊,开发一批产品,进行一次直播带货,举办一场成果展览。

丰富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忙碌在姚家山村,每天与村民们打成一片,让这个寂静的上村变得热闹起来。68岁的刘翠红奶奶带着6岁的孙女姚甜甜来参加培训,奶奶年轻时就是绣花的一把好手,六岁的孙女姚甜甜绣起花来也出奇入迷。刘翠红奶奶说:“我从小就学会了刺绣,我们那一辈人很多都是会刺绣的,所以这次汉绣培训我也学的很快,给孙女做个包包上学用,以后我在家里做做汉绣,赚钱了还能给孙女买点零食玩具。”6岁的姚甜甜拿着汉绣作品开心的说:“我以后也要像姐姐们一样,懂得汉绣。”

     

(姚甜甜在汉绣培训会上认真学绣花)

在空闲时间,实践队员们来到革命后代姚江平叔叔家,聆听了来自父辈的革命往事;走在百年古桥--转蓬桥,感受当年军民互助的往事。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村民的走访,以及亲身在乡村中的行走和感受,更激发了实践团队成员为乡村而设计、为村民而传承汉绣的热情和创意。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点赞苗绣:“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汉绣,是荆楚大地上的劳动妇女用她们的巧手和蕙质兰心留下的传统手工艺,值得每一名当代大学生为之传承和发展。“我们来自纺大非遗社团,以传承汉绣为初心。”来自服设12105班的胡玉坚定的说。

十四年来,非遗社团的成员们带着汉绣走进一个个乡村,希望妈妈们通过掌握一门手艺实现在家就业,兼顾家庭;希望老人孩子能够体验传统手艺的快乐,丰富生活;更希望汉绣不会因缺少了绣娘传承、无法进入百姓生活而消失不见。

创新公益,延伸服务链条

带着对汉绣传承的初心,这支由14人组成的队伍迅速投入到实践服务的策划、筹备和实施中。

6月,武汉盛夏的太阳没有消减队员们的意志,在一个月的准备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创新实践活动,走出一条新的公益服务之路,让设计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

“我们应该利用我们大学生最熟悉的模式,不断延伸创新链,实现更多的成果转化,解决汉绣设计创新地下的难题。”来自服设12105班的申钰向团队成员抛出问题,让大家头脑风暴。

在全体成员的不断提问、打磨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多年来非遗研究探索路径,依托纺大的资源优势,凝练出五维一体的公益服务模式。通过延伸创新链,将我校的设计和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应用,解决汉绣设计创新低下的难题;延伸服务链,在乡村培训绣娘,边培训边上岗;延伸产业链,通过文旅融合与产业助力,为绣娘培训找到出路。

2022年7月3日,姚家山大队部旧址改建的红色礼堂里,村民和游客聆听了来自汉绣传承人王燕老师带来的《针尖上起舞》的培训讲座,汉绣的历史、美好的寓意、针法的操作,让在场的人员如痴如醉;2022年7月4日,大别山下的农家灯火通明,团队成员们紧张而熟练的在直播镜头前讲述汉绣故事、分享团队和村民作品,不时地为镜头前观看直播的顾客讲述姚家山发生的那些动人的革命故事。2小时的直播,收获了283个观众和1.5万的点赞量,不仅传播了姚家山的文化,更为村民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

     

(汉绣结业展览上团队为村民颁发结业证书)

经过多年的实践,团队成员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先后开发了700余件套产品,利用学校纺织技术成果革新汉绣材料,利用数字虚拟、交互技术传播汉绣。先后累计培训绣娘3588人,在全国建立7个汉绣培训基地,覆盖5个贫困县;乡村文旅落地 2市4个乡;科普教育覆盖 10所中小学;直接带动就业 200个,间接带动就业3000个,绣娘人均月增收 1000元以上。

公益模式推广到省内其他纺织非遗项目;以及安徽、湖南的民间挑花。承接湖北对口援疆项目,对新疆刺绣进行培训与提升。

团队接力传承十四年。从2008年开办传习班到2019年获批教育部汉绣传承基地,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30人到今天的200多人;从校园走向乡村,凝练公益服务模式,走出了一套积极有益的公益新模式;先后获得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等省级以上成果十六项;得到了前文旅部副部长项兆伦等政府领导和社会名人的高度评价;也被媒体报道200余篇次。

不破不立,打造精英团队

团队秉持着对卓越的追求,不断优化项目内容,整合项目资源,在前往总决赛的路上不断精进,后期因修改太频繁而采用分钟命名;直至答辩前夜,团队成员还为作品的打磨、加工讨论到深夜。正是这种紧张而激烈的碰撞,团队打磨出了对汉绣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更加深刻的认识。

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高手云集,不少项目都有着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无形中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准备路演稿的时候,最困难的是讲出感情。由于我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在这方面可以说饱受折磨了。但是当练得足够多,讲得足够多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点点滴滴自然出现在眼前,感情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刘文卓作为项目负责人及答辩人回忆说。

最终比赛成绩也没有辜负老师们及同学们的努力,获得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组全国金奖,成为本届大赛湖北省五个金奖项目之一,时隔多年后又为纺大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比赛拿下一块金牌。

在大家看来,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历届团队成员们深入乡村的付出、离不开同学们亲似一家,努力奋斗的精神、离不开老师们日复一日的培养引导、离不开学校学院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参与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不仅收获和精进着我们的技能,对汉绣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身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肩负的一份责任”。来自服设11902班的赖雯欣和服设12103班的李崇杰向团队成员说起这番话的时候,得到了其他团队成员的高度认可。

     

(村民培训的成果)

共青团武汉纺织大学委员会版权所有 © 2015 Copyrights all reserved 鄂ICP备15000386号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