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碧水、增强民众河湖保护意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出力,7月9日-12日,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学院“美丽中国乐水行”2019年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实践团队来到浙江省杭州市,进行河湖保护调研,深入了解“河湖长”制度、“五水共治”实施情况。
环西湖巡湖,为西湖水体“体检”
7月9日下午,刚到杭州市,队员们就前往西湖进行水质调研,淅淅沥沥的雨也抵挡不住队员们巡湖的热情。队员们冒雨沿西湖巡湖三公里,选取了三个观测点进行测水,经现场初步测试,水质在二类到一类,考虑到下雨因素,实践队员认为西湖的水质提升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餐饮规范和周边环境治理举措值得借鉴。
(西湖测水)
访谈“最美民间河长”爱妈妈,共护街道母亲河
7月10日下午,实践队员来到北山街道松木场社区,深度访谈了被称为最美民间河长的“爱妈妈”李勤爱,了解到她所管辖的河道的水质情况、巡河内容。
73岁的“爱妈妈”自愿担任民间河长,也是杭州市西湖区首位民间河长,她坚持巡河十余年,写下了十余本护河日记,拍摄了万余张护河照片。她向实践队员们讲述了自己多年的巡河经验,包括巡河中发现的问题,社区如何帮助协调解决等。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和“爱妈妈”一起实地巡河并开展“保护碧水蓝天”护河活动,参与西湖区“五水共治”行动。
“爱妈妈”给了实践队员们很大的鼓励,队员们做永远在路上的环保实践者、爱妈妈要做一名永不退休的民间河长有着共同的心愿--让我们的河流更加清澈!
(听“爱妈妈”讲巡河经历)
(开展巡河活动)
街道办调研“河湖长制”,体验河道文化建设
7月11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西湖区蒋村街道办事处,综合科李忠科长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并和队员们一起巡查了十字港。
李科长向队员们介绍了蒋村街道“河长制”实施情况和建设亮点,除了河长制日常的工作,街道还将河道文化建设和河湖保护结合起来,让社区居民更加直观地感受、参与河湖保护。在巡河过程中队员们看到杭州的河长公示牌上标明了各级河长电话、河流基本信息、河流水质实时监测信息二维码,接受公众实时监督,与武汉的河长公示牌相比,杭州的公示牌上多了一个河警,能有效地进行河道执法;在雨水污水分流处理上,杭州市在排入河流的雨水口设立了标识牌。
2015年,蒋村街道在河道文化建设中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沿“十字港”打造居民“阅读港”,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休闲、参与巡湖志愿活动的场所,增加了社区居民对河流保护的认同感,调动了普通民众参与到河流保护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十字港河道文化建设)
(队员们聆听河道保护讲解)
脚步不停,问卷调研
7月10-11日,实践队员们分别在西湖文化广场、武林广场、蒋村街道等地展开了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河湖长“制度的了解情况及意见。在问卷调查中,实践队员们发现杭州市对于“河湖长制”的宣传力度很大,在社区多有“五水共治”和“河长制”的宣传及海报,还有主题文化汇演等宣传普及渠道,访谈的市民也对河湖长制度比较了解,市民们也纷纷表示“河湖长”制度实施后,城市环境变得更好,大家都支持“河湖长制度”继续实施下去。
杭州之行虽然短暂,但实践队员看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人人争做美丽中国建设行动者、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激励着队员们在生态环保的路上越走越远。
(问卷调查)
博物馆参观,调研城市水体综合整治
7月10日-12日,实践队员们还参观了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深入了解杭州市市政管网建设、城市水体保护规划、大运河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充满历史韵味的红色清水墙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队员们在场馆中了解到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和城区河道综合保护开发等城市建设项目;以千年运河为主题的大运河博物馆带让队员们了解到古往今来大运河的保护及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凝聚了政府和水利工作者的心血。
(观看杭州城市规划)
(参观学习运河博物馆)
本次杭州“河湖长制”调研是团中央一带一路专项实践项目“美丽中国乐水行”的重要部分,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浙江省河湖建设中采取的 “五水共治”、“一河一策”,浙江省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在城市建设中同步建设河湖生态、文化的方式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接下来将结合前期调研的武汉市河湖长制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为武汉河长制的实施完善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