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同时在疫情期间把居家线上学习和线下劳动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艺术与设计学院积极探索疫情特殊时期的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因家制宜、就家取材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课。
学院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构建和完善高校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格局中不断努力。防疫期间,引导学生在家中收集各式各样的废旧闲置材料,(如塑料袋、毛线、布料、电线等)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展开独特的想象,运用这些材料来进行改造布置家居。




视传11701班的柯子怡同学还利用面粉主动学习并掌握了如何熬制浆糊及上色等工艺,将其运用在作品创作中。她表示,这次的劳动教育课是自己最难忘、最与众不同的一次。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进行,使她深刻体会到劳动是一种“深度的、真实的自主学习”。来自视传11702班易旻屿也表示,在这次编织的劳动教育课程中,使她对工匠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解读,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了劳动的价值。进一步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今后会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学生通过亲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艰辛,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马克思主义劳动入脑入心。引领学生崇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不断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