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为推动非遗事业创新性发展,增强非遗文化“生命力”,6月30日,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挑织楚韵”暑期社会实践团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前往黄冈市黄梅县开展“探索‘黄梅挑花’新文创,助力乡村振兴新方案”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走访非遗企业、博物馆了解调研非遗文化黄梅挑花的发展现状与传承情况,并面向黄梅县当地群众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可感和发展建议。
(实践团成员采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洪利老师)
实践团来到梅开二度文化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黄梅挑花文化与现代管理制度完美融合的代表企业,在黄梅挑花传承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结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洪利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以及黄梅挑花传承人,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为他们讲述了黄梅挑花的文化与发展。通过她的讲解以及对其采访,了解了黄梅挑花的发展历史以及挑花的精髓。在她讲述黄梅挑花的发展时,同学们也体会到了挑花非遗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感叹非遗传承人高超精湛的制作工艺,敬佩她坚守初心、臻于至善,学习她视非遗传承为己任,不断探索非遗保护新途径,践行新时代大国工匠的使命。
(实践团在黄梅挑花传承基地、梅开二度公司前合影)
在非遗传承人洪利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黄梅挑花历史悠久,起源于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不同于一般的刺绣,黄梅挑花重挑,挑花时,只需在底布上方连续做挑花的动作,在土布上以十字交叉针法挑出寓意吉祥的图案,曾在民间广泛用于缝补装饰或制作头巾等生活用品。
(梅开二度公司内部实物展示)
洪利说:“黄梅挑花传承不易,我们坚持手工制作,这样才能真正使它得以传承,不要看似不起眼,其实蕴含很多技巧,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掌握”。在洪利的指导下,同学们拿起针线,在用于练习的布上学习黄梅挑花的针法,一整个下午,大家从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慢慢熟悉,完成了来回线路的挑花,并制作了一些简单字样的图案,繁琐的手工制作打磨着队员浮躁的内心。“自己动手试了才知道挑花的难处,在针线的来回穿插之中,我逐渐感受到黄梅挑花作为非遗的内在价值,虽然是个细活,确有百般韵味”实践团队员昂翁彭措如是说到。
(实践团成员学习挑花并初具美丽图案)
随后实践团一行人又来到了黄梅县博物馆进行了参观。该博物馆位于黄梅县滨河新区黄梅县文化艺术中心,黄梅县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7465平方米,馆藏文物是湖北省县级馆藏品较多且颇具特色的博物馆之一。在博物馆里,大家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黄梅挑花作品。明亮的灯光下,一块完整的挑花作品需要的是制作人的细心与亮目,从一开始的作为缝补衣服补丁图案到文人墨客欣赏赞扬的手工艺术品,其中绝不仅仅只有古代劳动妇女的身影,更多的是时代与其艺术价值。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了此次参观的体会:“此次活动虽然只是参观,但却是精神上的洗礼,给我们一次思想上的实践!”
(实践团参观黄梅县新博物馆)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实践团成员不仅了解了非遗文化黄梅挑花的发展历史脉络及传承情况,更明白了推动非遗事业延续下去的不易。现如今黄梅挑花到底该如何传承创新、继往开来,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是留给我们实践团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愿早日寻找到增强非遗“生命力”的方法,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